性味归经:味甘、酸,性凉。归脾、胃、心经。
功效与作用
益胃生津:可缓解胃中津液不足导致的口渴、咽干、胃脘嘈杂等症状,为胃腑补充津液,促进消化。
健脾止泻:对脾虚引起的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,能增强脾胃功能,帮助运化水谷精微,改善大便稀溏、食欲不振等。
除烦醒酒:能清除心中烦热,缓解因热病或情绪因素导致的心烦不安;还可解酒后头痛脑涨、脸红等症状,加速乙醇代谢。
其他作用:现代研究发现,苹果还具有降低胆固醇、宁神安眠、缓解疲劳、抗氧化、预防胆结石、防止骨质疏松症、预防早老性痴呆、抗癌、保护前列腺等作用。
用法用量:内服可鲜食,一般每天 1-2 个;也可捣汁,每次 100-200 毫升;或熬膏食用。
特殊功效及主治病症
治疗轻度腹泻与便秘:苹果中的果胶等成分,生用时能促进肠道蠕动治疗便秘,煮熟后又有吸附作用可缓解腹泻。
缓解妊娠呕吐:鲜苹果与炒黄的大米同煎代茶饮,可缓解妊娠期间的呕吐症状。
辅助调理喘息性支气管炎:大苹果挖洞放巴豆 1 粒,隔水蒸后吃苹果,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有一定辅助调理作用。
常用搭配及举例
苹果枸杞水:苹果与枸杞搭配,可滋阴补肾。
苹果红枣水:能调理脾胃,滋养气血。
苹果黄芪水:可补益中气。
苹果山药水:能消化积食,减轻腹胀。
配伍炮制:一般无需特殊炮制。常与枸杞、红枣、黄芪、山药、肉桂、陈皮等配伍,可煮水、熬膏、做汤等。
副作用
导致腹胀:过量食用可能会加重胃肠负担,引起腹胀、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。
影响营养吸收:苹果中的果酸可能与牛奶中的蛋白质反应生成钙沉淀,一起食用可能影响营养吸收,还可能增加结石风险。
血糖波动:对于糖尿病患者,若不控制食用量,可能导致血糖波动,不利于血糖控制。
过敏反应:部分人可能对苹果过敏,食用后出现皮疹、瘙痒、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